52书库 - 历史小说 - 大宋将门在线阅读 - 第864章 试点很成功

第864章 试点很成功

    是骡子是马,牵出来溜溜。

    王宁安当初安排这个对比,就是想拿出实际的东西……毕竟庙堂之上高谈阔论,可以说的天花乱坠,讲得吐沫横飞。

    但是靠着辩论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,更何况王宁安最多知道一个大概的脉络,而且还是历代学者梳理的,那玩意最多只能当成参考,如果真的当成金科玉律往下推,保证会出事的。

    而且别忘了,以王宁安现在的地位,随便推一项法令,没准就是几十万人,上百万人受难,搞不好是要民不聊生,天下大乱的,他必须慎之又慎。

    从赵曙继位,也有一年多了,王宁安除了弄出了蒸汽机之外,就没有多少动作……有些时候,他甚至在怀念,有赵大叔在的时候,至少有个人给他擦屁股,你说牵制也好,保护也好,至少能遮风挡雨,化解副作用。

    现在干什么,最后都要自己承担。

    这就好比从经理变成了董事长,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!

    但是自从踏入兖州境内,王宁安的心情一下子好了不少。

    能够很明显感觉到,兖州境内的道路更加宽阔平坦,两边的田地也十分整齐,而且每走一段距离,就能发现引水灌溉的沟渠,而且还有很多人在忙活着。

    把家里的粪土挑到地里,利用深秋这段时间,整地堆肥,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。

    看不到一个闲人,这就是给王宁安的第一个感觉。

    跟着他们一起来的文彦博老脸很长,跟驴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他本以为把棉纺工厂办起来,税收增加,一俊遮百丑,什么毛病都没了,可是皇帝不是那么好糊弄。

    而且看样子兖州弄得的确比他要好,文彦博感觉自己精明了一辈子,从来都是算计无双,那么多人倒台了,唯独他能屹立不摇,这就是本事!

    只是这一次他感到了强烈的危机,或许自己就不该跳下来,做多多错啊……只盼着兖州的问题更多,到时候王宁安不但没法发难,还要自打嘴巴。

    漫天的神佛啊,一定保佑弟子啊!

    好嘛!

    文相公都求神拜佛了。

    可显然佛爷都不愿意管他的事情……兖州方方面面,都远比济州好太多,能很清楚感觉到百姓的满足,他们脸上都带着希望,在田里干活,不时有人用粗犷的嗓子,大唱山野曲调,别有一番味道。

    “看着是不错,师父,把几位土地神请来吧!”

    赵曙就在临时的行宫,召见了几个负责兖州事务的年轻官吏。

    苏辙、章衡、章惇、吕岩,外加上王旁,还有几个税官书吏,全数到场。很明显看得出来,章惇和吕岩都晒得黝黑,两个人应该是没少在乡间跑,只有苏辙几个也瘦了一圈,但是从脸上都看得出来,几个人自信十足。

    “按照你们的呈报,一共织出了20万匹棉布,可远远比不上济州的54万匹啊!有什么可说的?”王宁安发问。

    “当然!”

    章惇第一个站了出来,他睥睨地看了一眼文彦博,而后轻笑道:“回王爷的话,我们实际上是织出了37万匹棉布,仅仅比济州少了17万匹而已!我们都认为,济州虽然比我们多,但是他们的作法是竭泽而渔,得不偿失!”

    文彦博黑着脸道:“你们说话要讲究凭据,织的少就是少,不要狡辩!”

    “非也!”

    章惇晃着头道:“王爷,可否容我们把详细的情况如实上奏?”

    “说吧,不过要注意你们的言辞,不要牵扯别人!”王宁安假意训斥了两句,就让他们讲讲,是怎么干的……

    前面已经提到过了,吕岩是计划分成三年,然后才把田亩分给佃农。

    他们和百姓沟通之后,百姓欣然答应。

    大家都会算账,以往他们要交田租,要交赋税,基本上一半多的产出都要交上去……按照吕岩的设计,给他们留一半的田种粮食,剩下一半,改种棉花……实际上,他们的口粮并没有什么影响,只是要多花费一点功夫,去种植棉花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能成功,三年之后,有一块属于他们的土地,百姓是非常乐意的。

    农民最不值钱的就是力气,越用越有,没什么可怕的!

    在分田的刺激之下,兖州的百姓终于动了起来。

    他们全力改种棉花,而且棉花的长势喜人,吕岩,章惇,还有不少吏员,天天往地理跑,和百姓打成一片。

    经过沟通之后,又组织百姓,用两万人,把厂房盖了起来。百姓完全是免费出工,他们只花了一点砖瓦和水泥的钱。

    随后章惇也入股的名义,从幽州引进了蒸汽织机,一共两千纱锭。规模只有济州的三分之二,这也是他们商量过的。

    如果一上来就权利种棉花,也不顾百姓生计,缺少口粮,饿死了人,那可是要捅娄子的。宁可步子稳一点,不要急功近利。

    就在工厂建立的同时,吕岩又组织百姓,修了十几条的引水渠。

    不但解决了棉花的灌溉问题,而且还把其他的口粮田也给灌溉了。

    在济州,因为争水而出现的械斗,不但没有发生,还让百姓的粮食普遍增加两成产量。别小看这两成,原来吃不饱的人能吃饱了,吃饱的人,有了一点余粮。

    这下子让苏辙看到了希望,他立刻在兖州成立了学堂,专门收农家子弟,也不要求这些人读书考科举,只要求识字,会基本的计算,能看懂说明……然后又从幽州聘请了两个百工院的讲师,让他们培养这些年轻人。

    其中表现好的,可以进入工厂,一边上学,一边cao作,每个月能拿100文,这点钱放在洛阳,实在是少得可怜,但是放在兖州,那可就不一样了。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。

    普通的学生,一个月束脩只要50文,也就是说,上学,学得好,不但不花钱,还能给家里赚钱!

    这一下子学习的风气全都带动起来……家家户户,勒紧裤腰带,也要把孩子送进学堂,不为了读书明理,而是为了学手艺挣钱!

    要知道,一个熟练的工人,每个月能拿到5贯钱,如果学会修理蒸汽机,那可就更了不起,甚至每个月能拿到上百贯!

    在工厂做工,和乡下耕田,最大的区别就是工厂每个月发钱,而种田,一年到头,就有那么一次收获,赚得太少了。

    所以兖州的百姓,都愿意在教育上投入财力,甚至不惜血本,谁家的孩子表现好,能提前选入工厂实习,家里都会敲锣打鼓,大肆庆祝。

    正因为尊重技术,努力培养工人,兖州的棉布质量,普遍好于济州的,这个不是吹牛,光是对外销售,他们的价格就比济州的贵了500文。

    “王爷,天竺和大食的商人都说了,明年愿意加大在兖州的订单,我们也准备购进更多的织机,估计到了明年,兖州的产量就能全面超过济州!”

    文彦博老脸铁青,他咬了咬牙,也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
    反倒是赵曙,他好奇道:“明年要增加产量,就要多种棉花吧?”

    “嗯,的确如此。”

    “那粮食呢,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?”

    “粮食主要还是外购!”章惇道:“陛下,我们已经成立了一个运销公司,另外也和天竺谈好了,明年他们会贩运粮食过来,同我们进行交换。”

    提到了运销公司,王宁安也笑了。

    “据说你收购棉花,贩运棉布,都是这个公司干的?”

    “王爷明鉴,这个运销公司是百姓出人力,棉纺厂出资本,合伙创立的,为的就是减少流通环节,对棉农的盘剥!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章惇还瞟了一眼文彦博,心说老家伙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吧!

    我们下的功夫,可比你深多了!

    说起来,这个运销公司,还是吕岩的主意。

    之前王宁安也曾经鼓励过,各地成立运输蔬菜和畜产品的公司,解决城市的需求。

    吕岩把这一招借鉴过来,他还给王宁安和赵曙上了一课!

    文彦博在济州那边,弄出了很多的弊病,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中间环节出了问题,而运销公司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!

    吕岩感慨道:“多年以来,朝廷政令不下乡,地方上都是谁说了算呢?有乡绅,胥吏,族老,甚至流氓地痞,乱七八糟的帮会……他们层层盘剥,敲骨吸髓……从老百姓手里收购棉花,他们都要捞一笔,如果百姓购买粮食,他们也要扒一层皮。如果不把这些人解决掉,任何改变,不但不会给老百姓带来好处,还会变成害民之法!”

    他这话既是给文彦博说的,也是给自己说的。

    当初吕岩不就是错用了胥吏,才弄出了人命官司,他是痛定思痛,这一次直接让百姓组建公司,把棉花从田间送到工厂,把百姓需要的东西,从城里运回乡村……他们只收取很微薄的运费,这样做,既提高了棉花的收购价格,又降低了工厂的成本,实在是一举两得!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就连文彦博都不淡定了!

    哎呦……老夫怎么这么傻啊!

    为什么在济州不这么弄,否则又怎么会天怒人怨,不可收拾……文彦博是追悔莫及,可王宁安却品味出不一样的东西,假如没有分田,如何动员百姓,如何扫荡那些渣滓,拗相公和自己谈了那些,又有兖州的试点……下一步该怎么办,王宁安的心里终于有数了……青史尽成灰的大宋将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