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书库 - 都市小说 - 歌迷在线阅读 - 第162章 杨谦,来说说你的想法

第162章 杨谦,来说说你的想法

    让杨谦有些意外的是,在李光民老师他自己的家里,也布置了一间类似于录音棚的工作间。

    里面录音台、专业收音麦克风、电子琴、架子鼓等等专业设备和器乐,虽然比不上外面的录音棚那么齐全,也没有价格昂贵的隔音棉,但这已经是让杨谦大开眼界、羡慕不已了。

    自己家里,要是也能有这么一个录音间,那得是多美的享受啊!

    天天在家里工作……

    不说那些没用的,李光民在电脑上接上了喇叭的音频线,将他编曲制作《咱当兵的人》的伴奏播放出来。

    当前奏的旋律出来的时候,简锦川和向洪锋都精神一振,即便是坐着,也是情不自禁地挺起胸膛。

    杨谦的这首新歌,他们也拿了杨谦提供的词谱、手机录的清唱demo听过。

    不管是从歌曲的艺术性上,还是从军人的情感上,他们都非常喜欢这首歌。

    要不是王文导演已经敲定了让杨谦出这个节目的计划,简锦川和向洪锋都有点想腆下老脸,跟徒弟恳求一下这首歌的演唱权。

    但不提这些,爱不释手的他们当然也是私底下唱过这首歌,这会儿都想跟着曲子哼起来。

    不过李光民的地位太高了,简锦川和向洪锋都不敢随意开口,只能是心向神往地倾听着,心里默默地跟着唱。

    但杨谦脑袋里没那么杂念,他竖着耳朵,很仔细去听。

    李老师做的编曲肯定跟杨谦记忆中的原版有出入,但效果并不差,开头就是管乐和打击乐器的配合,一种恢弘大气的感觉扑面而来。

    好像有不少乐器,有大鼓,有镲,杨谦对乐器的了解并不算多,所以他也只是能听出其中几个。

    不要觉得有大鼓,有镲就很奇怪,事实上,原作的编曲也有这两款乐器,还有其他的小号之类的管乐,应该都是出自于军乐的乐器组合!

    也正是因为它是由军乐的铜管乐器、木管乐器、打击乐器的组合,以及采用军乐队的阵容来录制伴奏,使得这首歌的原版编曲,甚至都不用听歌词,光是听前奏就觉得它是军歌了。

    李光民老师的编曲不差,但有珠玉在前,杨谦就觉得它差了一点意思。

    杨谦在听的时候,李光民也在观察他的反应。

    但让李光民感到有些惊讶的是,杨谦并没有流露出什么震撼的表情,甚至连惊讶的表情都没有,好像在听一首“平平无奇”的编曲一样,他也无惊无喜,只是听得很专注。

    李光民没有恼火,反而,他觉得杨谦这个反应很有趣。

    说明他是真的在思考,在分析!

    李光民这些年见过太多阿谀奉承之人了,听都没听,手就先举起来准备鼓掌。

    在作曲这一块,李光民有他骄傲的地方,也有他觉得力有不逮之处,像现在年轻人喜欢的音乐,他就有点捉摸不透了。

    杨谦这首歌还好,李光民有自信能做好,但编曲也不是两三天就能弄出来,特别是多器乐的编曲,光是组合都能弄得你头晕脑胀了,两三天怎么够用?

    李光民只是做了一个胚子,后面还需要时间去打磨和调整。

    “听完什么感觉,杨谦,你来说说。”

    等伴奏播放完了,李光民点了杨谦的名字,有些考校的意思。

    虽然后面还坐着两个中年人,也都是有不错音乐素养的,但李光民对他们没兴趣,甚至将他们当成了透明人。

    杨谦却无法做到这样,他犹豫了一会儿,终于还是给出了评价:

    “这个,还行吧……”

    最多只能给到还行了,杨谦顾及到老爷子的面子,不好意思说得太直白。

    但要他昧着良心说很好,就用这版编曲,那杨谦也说不出口。

    他不能糟蹋了这么好的歌啊!

    “哪里只是还行?哎……”

    简锦川有些着急,他朝杨谦使眼色,想让杨谦说点好话。

    这回过来,目的是请李光民出山呢!

    再怎么有想法、有建议,也得委婉一点。

    先把人夸得高兴了,事儿好办了,后面怎么样调整都好说!

    向洪锋倒没有吭声,他的想法跟简锦川的差不多,而且在他看来,李光民的编曲做得已经很好了,不明白杨谦还有什么不满意的。

    但他习惯了不发表意见,不像简锦川那样,在搞艺术的同时,还能有那么多心眼。

    “哈哈,没关系,小杨你有什么想法直说就行。这首是你的歌,你最有发言权。”

    李光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。

    “我在想,前面开头,是不是用小鼓来演奏比较好?”

    杨谦犹豫了一下,还是决定为了完善这个编曲,跟李光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。

    “小鼓?”

    李光民其实在编曲中也有用到小鼓,但开头两拍,他的想法是利用大鼓和管乐的气势,先声夺人,后面才逐步增加小鼓的比重,提升节奏感。

    事实上,很多军歌也是这样的编曲,管乐或者管乐加大鼓的打头阵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主旋律歌曲的编曲其实也是有套路的,像神奇的6415和弦,又比如整齐划一的节奏,就好像cao正步一样。

    套路很多人都会用,关键是怎么用,怎么加上自己的灵感和变化。

    但杨谦的这个建议,直接就不按套路来——这也符合他的情况,毕竟不是科班出身的,思维上不容易受到固定套路的局限。

    李光民在脑袋里迅速地过了一下杨谦的建议。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

    他发现,如果要这么做,那就不是调整那么简单了,这几乎是将自己的思路推翻重来。

    “对,开头是密集的小鼓鼓点,迅速切入主题,像我之前和战友们演唱的那样,他们齐声合唱‘咱当兵的人’,同时其他乐器一起加入进来……”

    杨谦简单地说一下,不敢一下子抛出太多,不然没办法解释了。

    李光民不知道杨谦这么说,是有一个完整的参照物的。

    但杨谦这个一点也不专业的描述,却是让李光民觉得思路一下子打开来了。

    “这样也不是不行,你这个相当于直接开始齐刷刷地踏正步,省去了前面的铺垫。”

    李光民马上转身坐回电脑前,黑框的眼镜换成了金丝的老花镜,鼠标和键盘熟练地cao作着,按照杨谦的建议修改编曲。

    “李老师,这里可不可以加两句小号?”

    杨谦坐在一边,指手画脚的样子,让简锦川看得心惊胆战的。

    但李光民一点也没把他当成菜鸟,还饶有兴趣地跟他讨论,询问他这样改动的目的。

    杨谦居然还能说得出来!

    其实,这还是得益于系统的支持。

    他通关一首歌之后,不仅能解锁不同版本的唱法,还能从词曲作者的视角,去了解他们编写这样一首作品的思路。

    虽然说看得多、了解得多不一定是好事,比如他容易邯郸学步、找不到自己的风格,但杨谦现在还不用考虑怎么融会贯通,怎么创作自己的音乐。

    而且至少,在应对别人的闻讯的时候,他也能侃侃而谈。

    可惜,编曲的讨论没有持续太长时间。

    即便在杨谦的启发之下,李光民灵感迸发,进度飞快,但也只是改了一段时间,他便撑不住了。

    毕竟是年纪大了,李光民在精力上不像年轻人,也不像他以前,能连续工作几天都没有半点倦意。

    “老了,老了,现在在电脑前坐半个小时,就觉得腰受不了。”

    回到客厅喝茶聊天,李光民一边感慨着,一边锤着酸痛的后背。

    早几年,李光民还会在全国各地的音乐厅里,和他的乐团一起演出,但现在他也不敢这样到处奔波了。

    甚至,需要伏案的编曲工作,他都很少会接。

    倒是粤省的学校请他去讲课,讲公开课,老爷子还是会欣然同意。

    “杨谦以前应该不是学作曲专业的吧?”

    李光民微笑地问道。

    老先生看得很准。

    从前面和杨谦的交流来看,李光民觉得杨谦的乐理基础虽然比较扎实,但学得并不深,和声、复调等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比较匮乏。

    他的歌曲作曲风格多变、佳作频现,这可以归功于个人的天赋和灵感。

    但这样一定程度上,也体现出了杨谦的作曲理念比较凌乱,不成体系。

    李光民不能说这种风格多变是坏事,很多没学过作曲专业的音乐人有时候反而能够迸发出更多的灵感,创作出更多天马行空的音乐。

    但学得更多、更系统,把基础打牢靠了,肯定是利大于弊……寒门的歌迷